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> 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> 正文

四个无纸化!贵州法院实现智慧办案全覆盖

时间:2023-02-03 16:58:28   来源:贵州改革

[内容导读]  近年来,贵州省法院依托贵州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发展优势,推动全省 99 家法院从立案、审判、执行、归档到监督的全流程无纸化,实现智慧办案全覆盖。

  近年来,贵州省法院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无纸化办案试点部署,依托贵州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发展优势,推动全省 99 家法院从立案、审判、执行、归档到监督的全流程无纸化,实现智慧办案全覆盖。截至 2022年 10月,贵州法院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上一年同期的 82.92 天减少至 72.53 天,一宙判决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较去年同期下降 8.6%。

  材料无纸化,实现智慧登记立案

  针对传统立案方式窗口排队难、往返次数多、信息回填慢等问题,通过将诉讼材料电子化、信息化,进一步提升登记立案智慧化水平。

  一是开通网上立案服务。建成贵州移动微法院、诉讼服务网平台等“一网通办”平台,当事人或代理律师足不出户,便可通过提交电子诉讼材料,享受网上立案、跨域立案等无纸化立案服务,截至 2022 年 10 月全省法院无纸化立案 95.71 万件。建设诉讼费网上缴费、退费系统,通过扫描缴费通知书的二维码实现在线缴费、退费,共计完成网上缴费 121.2 万件 172.11 万次、网上退费 2.59 万次。

  二是突破传统立案时限。开通网上预约立案服务,切实减少人民群众在法院立案窗口排队等待时间。增设“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”,突破传统立案服务时间限制,为当事人提供身份识别、立案材料自助扫描、诉讼费用自助缴纳等立案服务。建立覆盖全省各乡镇的“法院立案邮政便民服务中心”1683 个,让无纸化立案更好服务偏远地区人民群众。

  三是自动回填立案信息。运用图文识别技术,将当事人通过网上诉讼服务平台、诉讼服务中心及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的诉讼材料转化为可检索、可复制的文字,并根据审判要素进行校核、确认,对提取的信息与电子卷宗记载不一致、不符合业务规则的,提醒立案法官进行修改。搭建信息归集平台,联通在线立案、自助立案、统一送达等系统,实现案件信息同步汇聚,自动回填到承办法官的案件管理系统。2022 年前 10 个月,全省法院完成案件信息回填 264.59 万条,信息回填准确率超过 99%。

  流程无纸化,实现智慧审判执行

  针对依托纸质卷宗办案重复事务多、案件分析难、查人找物慢等问题,通过运用电子签章、智能推送、智能纠错等实现案件办理流程的无纸化,进一步提升审判、执行的智慧化水平。

  一是开展网络化要素式审判。将要素信息表嵌入网上立案环节,从源头上实现案件要素的梳理、争议焦点的归纳。借助内外网数据实时交互,办案法官在法院内网主持庭宙,诉讼参与人利用互联网参与庭宙,法官对无争议案件要素予以确认,对有争议案件要素组织质证,大幅提升庭审效率。结合要素信息和庭审情况,一键智能生成裁判文书,准确率达 90%以上,大大提高简单案件办理质效。

  二是开展智能化全方位辅助。建成刑事智能辅助审判系统,将 15 种常见犯罪案件证据标准嵌入系统,对80%以上的刑事案件从侦查阶段开始进行智能审查判断,促进公检法机关依法收集、固定、宙查、运用证据。研发运行全国首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破产办案平台“贵州智破云平台”,实现法官在线办案、破产管理人在线组织债权人会议、银行在线提供金融服务、债权人在线申报破产债权。率先推广应用全国统一送达平台,建成集约送达中心 52个,完成送达案件 148 万余件 522 万余次,送达率 88.6%,较传统送达方式节约资金 2610 万余元。

  三是开展精准化大联合执行。研发智慧执行大数据平台整合司法数据,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、标的物精细化管理、数据可视化监控、质效动态化评估。建成查扣冻一体化司法平台,实现与公安、工商、民政、金融、不动产等30余个单位一键网络查控,找准执行重点,实施“一案一策”个性化执行。运用联合惩戒云平台,记录、归集、完善和整合信用信息,对失信被执行人依法进行联合惩戒,全面形成案件执行社会化新格局。

  卷宗无纸化,实现智慧归档应用

  针对纸质卷宗归档时间长、流转速度慢、利用效率低等问题,通过推动电子卷宗的生成、流转和汇聚,进一步提升卷宗管理智慧化水平。

  一是案件卷宗归档自动化。成立电子卷宗管理中心、设立诉讼材料中转用柜,实施专业公司集中扫描和智能设备自动扫描相结合,实现纸质诉讼材料扫描电子化后自动入卷。推行电子归档为主、纸质归档为辅的归档模式,将不同类型的文件自动归集到相应的电子卷宗目录之下,提升卷宗归档效率,卷宗平均归档时长缩减约 11 天。截至 10 月底,全省法院汇聚电子卷宗 265.5 万份,电子卷宗覆盖率保持在 99%以上。

  二是案件卷宗移送电子化。全省法院升级打造智慧法庭 730个,推进庭宙法庭与电子卷宗系统对接,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实时调阅本案及关联案件电子卷宗材料,大大减少因调卷延缓庭审进程的情形。出台行政、民事上诉案件电子卷宗移送流程管理规定,运用电子卷宗代替纸质材料进行移送,电子卷宗的发送、签收全程无纸化,上诉案件平均移送时间 35.81 天,相比去年减少 22.39 天。借助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,全面推行刑事案件单轨制网上办理,在侦查、起诉、审理、罪犯材料随案交付等环节均使用电子卷宗,办理刑事一审公诉案件 10.12万件,进行电子换押 10.94 万次。

  三是案件卷宗数据规范化。全面梳理在线运行的4大类48个应用系统,摸清各个系统电子卷综数据的生产规范,找准电子卷宗汇聚转化成为司法数据的难点,明确贵州法院信息系统数据设计的基本原则。在应用安全可靠办案设备、操作系统的前提下,根据司法数据类型编写《贵州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数据标准规范》,填补、细化全国北京法安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司法数据标准,为各系统司法数据的生产提供统一规则,有效破解司法数据的联通、应用问题。

  管理无纸化,实现智慧审判监督

  针对传统监督模式自动化水平低、监管精度差、覆盖范围小等问题,通过建立智能化监督平台,在对现有无纸化应用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审判监督,确保管好关键案、管到关键处、管住关键人,进一步提升审判监督智慧化水平。

  一是实行重点案件无纸化监督。建成重点案件管理系统,将重大、疑难、复杂案件细化为 25 种情形融入信息化平台,实现自动识别、自动标注、自动推送、自动提醒,累计标注并推送案件 15800件,促成院庭长对 13820件案件进行监督管理。开发上线贵州法院廉政风险监督预警处置系统,对内联通案件管理系统等8大平台,对外开放多彩宝、微法院等移动 APP 信访举控监督渠道,重塑院庭长和监察部门监督流程,强化信访举报案件监督管理。

  二是实行重点流程无纸化监督。对审判流程管理进行信息化再造,开发审判流程节点管理系统,对从立案、开庭到结案、归档等9个关键节点提出时限要求、流程标准,适时发出预警提醒。开发法院暂予监外执行大数据管理系统,从 12个关键程序节点着手,对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行全流程监控,确保案件处理及时、监管到位。

  三是实行重点人员无纸化监督。上线防止干预司法“三个规定”记录报告平台,将是否存在“三个规定”必填项嵌入案件管理系统,实现违规过问案件、违规接待律师当事人等信息的记录报告、分类处置、核查协调、总结分析。研发运行贵州法院党风廉政建设智慧监督平台,既对内将“人、案、财、物”信息予以整合分析,又向外对接司法厅工作平台实现法院、法官、律所、律师四个维度数据比对预警,推动党组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、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责任同平台落实,逐步构建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建设“大监督”格局。

  责任编辑:晓莉

声明:

凡文章来源标注为"智领安平行业网"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,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"智领安平行业网"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,如出现侵权行为,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待核实后,我们将立即删除,并向您致歉。

活动专题

更多

2023政法展江苏巡展

品牌推荐更多>>

Baidu
map
Baidu
map